造於明憲宗成化十三年(西元一四七七年),釋迦牟尼佛,造於明世宗嘉靖二十二年(西元一五四三年)。另外在千佛殿內的四周,還有四十尊彩繪泥塑的羅漢像,都是坐於八十公分高的磚砌束腰的座台上,每尊從頭頂至座面的高度,在一〇五至一一〇公分之間,比真人略大一些,表情姿態各異,栩栩如生,都像是活人坐在那裡。

我們在其他寺院看到的都是五百羅漢像或者是十八羅漢像,該寺則是四十羅漢,頗具特色,每尊像側牆壁上,均標著他們的名字,其中包括天台智顗大師、破山和尚、該寺的開山洪定和尚等,這些羅漢之中的三十二尊是塑於北宋治平三年(西元一〇六六年),到了明朝的萬歷年間(西元一五七三-一六一九年),又補塑了八尊。在一九八一年,國家文物部門對這四十尊羅漢像,進行了為期兩年多的修復工程,在維修過程中,從殘存羅漢像的體腔內,發現了一些古文物,例如宋代銅鏡十一面,從隋代至宋朝嘉佑年間的銅幣八十七枚,還在一尊羅漢的體腔內,剝離出一尊比較完整的鐵質羅漢像,那也是北宋熙寧三年所留下來的文物,這真是不簡單。所以當我們在參訪時,這座千佛殿的後半部是不開放的,更不准攝影,但是我們很有運氣,在這前一天他們卻開放了。

至於該寺的古樹,我們看到了一棵老松,又叫作摩頂松,另外還有幾棵非常特別的古樹,例如鴛鴦檀、龍鳳檀、漢柏、雲檀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