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「江湖郎中」;形容行走的商販,為「走江湖的」;形容不夠真實的客套話,為「江湖氣」。
經過這一趟的古蹟巡禮之後,始知「走江湖」一詞,源出於禪門,江西及湖南,乃是中國禪宗發展史上,最重要的兩個地域,馬祖道一及百丈懷海,師徒兩代的本道場,都在江西;南嶽懷讓及石頭希遷,兩大禪師的本道場,均在湖南。禪宗的五宗七派,開花結果,主要也在這個環境中完成。所以形容禪門的行者,尋師參方,來往於各大禪師的門下,稱為「走江湖」。
我們這次的行程,的確也經過了廣東的珠江、湖南的湘江、江西的贛江及九江,安徽的長江、福建的閩江,洞庭湖則在湖南及湖北兩省的中間。對政治領袖的帝王而言,將國土名為「江山」;對禪門的修行人而言,大陸東南各省的道場所在,名為「江湖」,興法雲、震法雷、布法雨的龍象人才,不論是潛龍在淵、飛龍在天、臥龍在崗,都是在此江湖的活水之中孕育產生。我們雖因障重福薄,未能恭逢禪宗盛世,有緣前往巡禮江湖遺址,也可獲得不少的啟示。
我們法鼓山的僧俗四眾,都以「萬行菩薩」的心行悲願,來自勉勉人,此行五百人,也都以菩薩行自我期許,並且以現前的菩薩、未來的諸佛,禮敬所見、所遇的每一個人。這是本書之所以名為《五百菩薩走江湖》的因緣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