種的時候也不預期有多少收穫,收穫多福報多大家分,收穫少表示大家福報少,一樣大家分享。這是第四層次。
另一些人的境界很高了,他們只管用心種瓜,收成之後與大家分享,卻不覺得自己做了這些事有什麼了不起,心裡全然不留痕跡;萬一沒收穫是因緣不成熟,也不覺得有什麼大不得了的,把行善布施的過程當作就是修行。只知道這是學佛修菩薩道的人應該走的路,所謂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」,做一天人就應勤勤奮奮地努力,盡人應盡的本分,至於有沒有回饋、有沒有收穫,不用計較、不用執著。其實,若以無所求心布施者,皆有大福,心大福也大,盡心盡力行布施修供養,不求大福,不求小福,不考慮個人利益損失,便是菩薩的無相行。能夠布施的本身,便是大福德行。這是第五層次。
經文「其有施者,無大福、無小福;不為益、不為損」,就是以上所講的第五個層次。
一般人不容易一下子就到達第五個層次,不過至少應做到第三或第四層,請諸位試試看。如果老是停留在第一個層次的話,等於沒來聽經,第二層次則是聽經沒聽懂,第三層次表示已經在學習了,第四個層次、第五個層次是已經是聖者,乃至已到達佛果的程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