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人照顧孤獨的人,以及乞丐等等。這樣的布施大會,滿了七天之後,維摩詰居士來到布施大會中對長者子說:「你用財物、食物、衣物等等來布施,尚不夠好,你應該還有更好的東西用來布施,是什麼呢?是用佛法來布施。像你已懂得佛法,也在修行佛法,應該不用財施而用法施,因為法施是無有前後的、是無限的,一時之中可以供養一切眾生;財施則非常有限,在七天之中只有來到此處的人才能得到,而且前面已得過的後面就無法再得到了,用完之後就沒有了;若用佛法布施他們,則是永遠用不完的。」

法施是用慈、悲、喜、捨四無量心,這是佛、大菩薩的大慈悲心、大歡喜心、大平等心,用五戒十善為基礎,四聖諦八正道為原則,六度四攝為方便,攝化一切眾生。

雖然用佛法布施眾生,自己卻不執著於有眾生被布施;雖然有攝化眾生之事實與現象,但在自己心中卻是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的;雖然度了眾生而在心中實無一眾生被度,這叫無相。

「示現受生而起無作」,意思是自己為了度眾生而在眾生之中出生入死,也如眾生一樣從母胎受生,到最後,肉體亦會死亡,但內心並不覺得自己是在生死之中受苦受難,從眾生立場看他,現有生死相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