菩薩道應該怎麼修呢?應是上求佛道、下化眾生。向上希望自己能夠修學佛法,成就佛道;同時也要把自己所修學得到的佛法再告訴別人,幫助其他的眾生也能像自己一樣離苦得樂,也使其他的眾生共同來上求佛道、下化眾生,這就叫作菩薩道。

《阿彌陀經》有云:「若有人已發願、今發願、當發願,欲生阿彌陀佛國者,是諸人等,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這是說只要發願,欲生極樂國者,即能位登初地菩薩的不退轉位,便於無上正遍知覺,不再退失其所行及所證。《阿彌陀經》又云:「極樂國土,眾生生者,皆是阿鞞跋致。」梵語阿鞞跋致(avinivartanīya),譯為不退,即是不退轉的菩薩。

《觀無量壽經》「上品上生」條有云:「生彼國已,見佛色身,眾相具足,見諸菩薩,色相具足,光明寶林,演說妙法,聞已即悟無生法忍。」親證無生法忍,也是初地菩薩。同經「下品上生」條云:到彼國土,「發無上道心,經十小劫,具百法明門,得入初地」。同經「下品下生」條也說:生到彼國,滿十二大劫,蓮花方開,見觀世音及大勢至,為其說法,「聞已歡喜,應時即發菩提之心」。能發菩提心,即行菩薩道。可知求生極樂國土的人,並不僅為自求解脫,乃是為度眾生發無上菩提之心,修行菩薩之道,供養十方無量諸佛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