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有兩種身分:一種是婆羅門教的教主濕婆,一種是佛教所說的淨居天摩醯首羅,傳說他有三目、八臂、乘白牛,住於色界之頂,故又名有頂天;它既是哲學思辨的原理,也是宗教信仰的神格。

天大將軍屬於欲界、色界諸天王的將軍;毘沙門是欲界天之初階四王天中北方的多聞天王,另外三位是西方的廣目天王、南方的增長天王、東方的持國天王。經文中以北方的多聞天王為代表,其餘三位天王也應該包括在內了。

以佛教的角度來看,中國道教的玉皇大帝相當於帝釋天,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上帝或天主,則相當於大梵天王。所以其他宗教的教主或神,也可被視為佛教菩薩的化現。我們之所以有這麼大的心量,是因為菩薩能現種種身度種種人。

此外,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道之前,受到魔王的誘惑和干擾,那就是欲界魔王天的作為。但是,從釋迦牟尼佛的觀點來看,雖然是天魔,但也是菩薩的化身;尤其有些人需要種種磨難,才能使得道心更堅固、修行更得力。所以從佛的立場來看,魔王也是修道的助緣,也是菩薩行者,觀世音菩薩必要時也會現魔王身。

從觀世音菩薩化身的立場來看,我們信佛、學佛的人,自己不得以魔鬼的行為迫害眾生,但在遭遇到任何順逆情況時,都要當作是助道的因緣,遇到任何人,不管是幫助、打擊、毀謗、讚歎,都是菩薩的示現,都要感謝、感恩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