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幾句經文是說,佛說《法華經》的時候,法華會上從地涌出者及一切會眾,都聽到佛的壽命劫數有這麼長遠,就有無量無邊阿僧祇數的眾生得大利益;也可以說釋迦牟尼佛說完〈壽量品〉的時候,此界他方眾中有「得無生法忍」,有「得聞持陀羅尼門」,有「得樂說無礙辯才」,有「得百千萬億無量旋陀羅尼」,有「能轉不退法輪」,有「能轉清淨法輪」。也有無量微塵數眾生,或「八生」、或「四生」、或「三生」、或「二生」、或「一生」,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
「無生法忍」,是以觀諸法無生之理,忍可之智,究係何種菩薩階位,得此忍智?諸家頗有異說,龍樹說是初地以上,《仁王經》說是七八九地之悟名。龍樹的《大智度論》卷七十三云:「無生忍者,乃至微細法不可得,何況大,是名無生,得是無生法,不作不起諸業行,是名得無生法忍,得無生法忍菩薩,是名阿鞞跋致。」

「阿鞞跋致」意譯為不退轉,又為必定,共有三不退:十住位不退,初地行不退,八地以上念不退。既是觀諸法無生之理而忍可的智慧,宜為初地以上的菩薩,又名斷除一分無明,親證一分法身的法身大士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