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據天台智者的《法華文句》卷十上,是以十住位配「無生法忍」,十行位配「聞持陀羅尼門」,以十回向位配「樂說無礙辯才」,以初地配「百千萬億無量陀羅尼」(亦名旋陀羅尼),以二地配「轉不退法輪」,以三地配「轉清淨法輪」,以四地配「八生」,以五、六、七地配「七、六、五生」,以八地配「四生」,以九地配「三生」,以十地配「二生」,以等覺位的一生補處菩薩配「一生」。
「聞持陀羅尼」,陀羅尼的梵文dhāraṇi亦有譯作陀鄰尼,是「總持」的意思。得聞持陀羅尼者,凡有所聞,皆能恆持而不忘失。《大智度論》卷二十八云:「三聞能得;心根轉利,再聞能得;成者一聞能得,得而不忘,是為聞持陀鄰尼初方便。」接著也舉出了音聲陀鄰尼門及名字陀鄰尼門。
「樂說無礙辯才」,即是四無礙辯,亦名四無礙解,梵文catasraḥ pratisaṃridaḥ之一的第四樂說無礙,梵文pratibhāna-p。依據《成唯識論》卷九,入初地以上,得四無礙辯,入第九地時得四無礙解,永斷二愚及粗重,至佛果位,一切圓滿。得此樂說無礙者,順從真理無有滯礙,巧說佛法,令聞者樂求。
「旋陀羅尼」,即是百千萬億無量陀羅尼,是圓滿具足一切教法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