則唯就圓教根機的人而說,他們一開始發起大菩提心,便觀諸法實相,此如《摩訶止觀》所講的那樣。化儀的漸教,是指的阿含、方等、般若諸經,其內涵雖已具備化法的藏、通、別、圓四教,但是還沒有到《法華經》的開權顯實程度。2.漸觀,則也唯就圓教根機的人而說,不過理解的程度雖已圓了,修行尚須次第漸觀,此如《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》所講的那樣。化儀的不定教,是指五時中的前四時,華嚴、阿含、方等、般若諸經,亦兼化法的藏、通、別、圓四教,不過仍未到《法華經》的會合三乘歸一佛乘之程度。3.不定觀,亦唯就圓教根機的人而說,他們的理解程度先已圓了,然後隨著不同的修行法門,或超或次,皆得悟入,此如《六妙法門》所講的那樣。
〔旭師自註云〕:此《六妙門》存於高麗國,中國則失傳了。
問:看來,只要說了圓頓止觀,就已足夠,為何又要說漸觀及不定觀呢?
答:由於眾生的根性各有不同,如果僅說頓教法門,便無法將各種根機的眾生全部收攝度化了。
問:文中既有法門稱為漸觀及不定觀,為何又只就圓教根機的人說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