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台心鑰—教觀綱宗貫註 188

斷了生死之因,當下的生死之果,亦畢竟不生,名為無餘涅槃。(2)若單就大乘而言,已盡變易生死之因,名為有餘涅槃;若變易生死之果亦盡,名為無餘涅槃。(3)若就大小乘對比而言,小乘涅槃為有餘,尚有變易生死之故;大乘涅槃為無餘,已斷分段及變易兩種生死故。

對此涅槃的分別,在中國也有相宗及性宗諸家之差異,此可查檢工具書得知。

4.「習氣」:習氣的梵語是Vāsanā有譯作煩惱習、餘習、殘氣等。即是由於數數生起之煩惱所熏成的,稱為餘習,依據《大般若經》卷五十五所說:「永斷一切煩惱習氣相續,便住佛地。」可知要到成佛,才習氣永斷。小乘的阿羅漢,雖然已斷煩惱正使,而尚殘留煩惱餘習,例如從《大智度論》卷二十七見到,難陀有淫習、舍利弗及摩訶迦葉有瞋習、卑陵伽婆蹉有慢習、摩頭婆私吒之跳戲習、憍梵鉢提之牛業習等,可知阿羅漢的餘習難除。辟支佛,比起聲聞,根性稍利,聲聞聞四諦法而證涅槃,辟支佛自觀十二因緣而得解脫,義為緣覺,若就斷除見思惑而言,雖與聲聞的阿羅漢相同,亦有不同之處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