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也跟《法華經》所說的「法住法位,世間相常住」相同。一切法相,即是本相、實相,一切法雖各有各的位置,而其實相本空,如如不動,永遠相同。這是用空慧來照見世間的一切現象,五蘊法皆空,一切現象的自性本空,所以從來不亂,亦不必有定,才是菩薩的大定。
於一切法,不著、不依止,亦不見是捨心,是名捨覺分。
意思是說,大乘菩薩在修捨覺支時,於一切法上,由於照見諸法自性本空,因此既不執著,也不依賴,所以也沒有捨心可見,無一物可捨,才是真捨。
小乘的捨覺支,是修禪定的必備條件;修次第禪定,必須捨不善法而進取更上一層的善法,必須一層又一層的把所經驗到的禪定相捨棄,最後才得解脫。大乘的捨覺支是直下觀照──沒有能捨的心,沒有所捨的境,實際上就是照見諸法自性本空,所以不必捨一切法,只要不執著一切法、不依止一切,當下便得大解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