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鼓山的方向 152

法鼓山的輔導師


昔日的中國佛教都保守在自家的山門內,出家人只管自己的事,以致於和整個的社會群眾脫節疏離,而造成佛教的衰微。今日的社會,日日進步,世界各民族、各宗教也時時互相競爭。佛教若不關心社會大眾,便有滅亡的危機。

佛教的功能是在淨化人間


近世以來的中國佛教往往被冠上「消極」兩字的代號,就是因為它給人的印象是退隱在山林裡,只管念佛、吃素、求了生死的一群人,尤其在歷史上凡是佛教衰微期,也都是這樣。禪宗之所以倡導「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」的農禪生活,就是因為都市佛教受到政治壓迫之後,失去生活的支援,只好隱遁山林「自給自足」。久而久之,自然而然便與人間大眾脫節。後來的禪宗又能逐漸和人間結合的原因,便是主張「生活就是修行,修行不離生活」的結果。當這樣的修行方式漸漸被一般人接受和認同之後,佛教才慢慢地恢復了人間化的形象,漸漸地普遍化而形成了被佛教徒們當作最鍾愛的修行法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