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是「如來」究竟是指什麼呢?「如來」就是「如去」,等於沒有來去。如來,以眾生來講是有的,以其自身來講是沒有的;那麼如來究竟在哪裡?其實如來是不來不去的,他是如如不動。什麼東西如如不動?任何一樣有形的東西、現象都是變動的,只有如來的真如、妙性,尤其空性是不動的。換句話說,他是在無限的宇宙之中、在空間和時間之中,不占位置,但是因緣需要他出現,或是感應他出現,他就出現。

從因緣來講,主要是在眾生這邊,而不在佛那邊。「因」是眾生需要求得怎麼樣的幫助,「緣」是佛的幫助、菩薩的幫助。佛菩薩是不是要度眾生?沒有,而是眾生要得度。這樣講起來好像是矛盾的,實際上一點都不矛盾,因為這是不同的層次。以這一點來說,第一種信仰的層次非常有用。

回歸信仰,回歸正念


今年(二〇〇八年)法鼓山的重點工作是「好願在人間」,希望人們能夠多結人緣,多說好話,多做好事,多幫助人。但是,同時還要具有智慧,沒有智慧,會讓多做好事變成做壞事、多說好話變成說壞話。然而,要有智慧,就要修行。

一個人的心念要正,佛法講正行,正行包括語言要正,也就是正語、正業、正命、正見、正思惟、正精進、正念、正定,即是八正道。用八正道來做事的話,得到正面的效果會多一些;如果邪念多、邪見多,一時之間可能得到效果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