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,去年(二〇〇五年)在法鼓山落成開山大典時,依據觀音菩薩的特色而推動了一項世界性運動──「大悲心起」,希望把觀音菩薩的精神和慈悲的影響力推廣到全世界去,不論是否信仰佛教,「大悲心」卻是人人都能接受的。因此,我們在去年十月二十一日舉行落成開山大典的時候,來自全世界各宗教的高層領袖們,包括西方的三大一神教,以及東方的印度教,都非常認同「大悲心起」這個主題,因為慈悲正是人人所需要的,也是現在人類所缺少的,所以我們要努力把這個運動推廣出去,亦即法鼓山採取這樣主題的原因。
流布最廣、最久的大乘菩薩
二千多年以來,觀音菩薩在大乘佛教流行的各地域、各民族之中,受到普遍的信仰,從印度到中國的西北、內地及沿海,處處都有觀音菩薩的信仰和遺跡傳聞,然後由中國傳到韓國、日本、越南,以及臺灣和東南亞的華人社會,甚至在斯里蘭卡也有觀音菩薩信仰的遺跡。所以觀音菩薩是佛經記載的諸佛菩薩之中,流傳最普遍也最持久的一尊大菩薩。
再從諸部大乘佛典之中看觀音菩薩,例如:華嚴部、法華部、般若部,以及經集部,不管是屬於中觀系的、瑜伽唯識系的,或者是如來藏系的各大乘經典裡,觀音菩薩出現的場面最多,而討論觀音菩薩事蹟、觀音菩薩請法及說法的記載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