師:軍中退役以後,我就到了我師父東初老人的道場,叫作中華佛教文化館,在北投。我的師父也是從上海過來的。我的再次出家,並不是說從軍人變成出家人,而是重新出家、重新受戒,是真正的出家。
觀音道場法鼓山
問:您在金山建立的法鼓山觀音道場,在全世界非常聞名,它帶給世人耳目一新之感,讓人們從另外一個角度,重新去思考佛教存在的意義和佛教發展的遠景。我有一個感觸是,法鼓山代表了一個真正意義的道場,所謂道場,就是精神的家園。
前天我們到法鼓山,一開始我還納悶來得不是時候,法鼓山放假了?怎麼一個人、一個聲音也沒有?可是當我們一進入園區,發現所有的人都在工作崗位上,僧人、工作人員、義工,還有像我們這樣的訪客也是川流不息的。但是到了用午齋的時候,忽然整個齋堂都是人。一個地方有這麼多人在,但是一點聲息都沒有!這是我到法鼓山非常強烈的一個印象!大陸把這樣的地方稱為「道風」,我在想,您創建法鼓山,把它取名為「法鼓山」,肯定是有著您對漢傳佛教長遠發展的深思熟慮。想請法師談談,當時您是什麼樣的心願要建設這個道場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