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常用心在制度的建立以及人事調配。

第三位是果肇法師,他曾經擔任法鼓山基金會的副執行長兼祕書長。他在基金會服務了十年之久,現在擔任中華佛學研究所副所長,也是僧伽大學學務長。

最後一位是果毅法師,他是法鼓文化的負責人,不過他現在的任務比他過去加重了四倍。過去他僅僅負責法鼓文化,但目前擔任文化中心副都監,共包括五個單位,都由他來負責。

以上介紹了十二位法子。法子跟一般弟子有什麼不一樣?其實沒什麼不一樣,法子只是交代任務,其他雖然還沒有傳法,但我希望每個人都能擔起重責大任,有沒有傳法都不是問題。

有道者得,無心者通


傳法是一項責任。釋迦牟尼佛說,我們這些人只要運用佛法、傳持佛法、弘揚佛法,擔當任務之後就是法子。法子是從佛口生得佛法分,也就是自己的心性跟佛說的正法相應,這就是法子。所以,在家居士也能成為我的法子,只要你接受這樣的任務,達成這樣的標準。

法子,一定要發菩提心,一定要有出離心;有出離心就不會有煩惱,有菩提心就會奉獻給眾生。如果受了佛法付託,卻還有煩惱習氣,那就隨時要修正、懺悔、慚愧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