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《大集經》所傳:曇摩毱多,薩婆帝婆、迦葉毘、彌沙塞、婆蹉富囉。
-
薩婆多部的師資所傳:曇無德、摩訶僧祇、彌沙塞、迦葉維(遺)、犢子。
-
《僧祇律私記》、《舍利弗問經》、《大比丘三千威儀》、《佛本行集經》等所傳:曇無德、彌沙塞、迦葉遺、薩婆多、摩訶僧祇。
在此三類傳說之中,大致相似而略有出入,據印順法師的意見,是以第三說最能見其古意。至於今日傳存的六部律藏,本書已在第三章第四節中介紹。
何時分裂
各部派究於何時分裂,傳說也不一致。近代學者之中的望月信亨博士,在其《佛教大年表》中假定了如此的幾個上座部派:
說一切有部:佛滅後第三百四十五年(西元前一四一年)。
犢子部:佛滅後第三百八十五年(西元前一〇一年)。
法上部、賢胄部、正量部、密林山部,相繼自犢子部分出;化地部從說一切有部分出;法藏部又從化地部分出。均與犢子部的年代相近。
飲光部:佛滅後第四百二十五年(西元前六十一年)。
經量部:佛滅後第四百四十五年(西元前四十一年)。
這是以上座部根本分裂於阿育王時代的看法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