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據南傳記載以阿育王即位於佛滅後二一八年(西元前二六八年)。實際上,大眾部的分裂要比上座部的分裂尚早出一百年,上座部受了大眾部思想的刺激,才有分裂的。若與北傳的《異部宗輪論》相比,尚約有百年之差。
二十個部派
根據《異部宗輪論》的記載,共有二十個部派。實際上最盛行的,只有大眾部、南方上座部、印度大陸的說一切有部、正量部、經量部,一共五部。五部之中有思想體系的,也只有大眾部、說一切有部、經量部,一共三部。三部之中思想最繁瑣的,僅是說一切有部而已。
不過,既有二十部的名目,我們應該根據《異部宗輪論》(《大正藏》四九‧一五頁中)所列的介紹一下:
-
大眾九部:
-
大眾部(Mahasaṇghikāḥ):這是大眾根本部,音譯為摩訶僧祇。它的思想,到下一節再講。
-
一說部(Ekavyāvahārikaḥ):此依其所立的宗義而命名,所以,《文殊師利問經》(《大正藏》一四‧五〇一頁中)把它稱作「執一語言部」。窺基的《宗輪論述記》(《卍續藏》八三.四三七頁),說此部主張:「世出世法,皆無實體,但有假名。」因此近世學者有以為此與大乘般若的「無相皆空論」,以及與馬鳴龍樹所倡的「諸法實相論」,有一致的地方。
-
說出世部(Lokottaravādinaḥ):此部也是依其所立的宗義而得名。《十八部論》稱它為「出世間說部」,《文殊師利問經》稱之為「出世間言語部」。此部主張:世間法從顛倒而生煩惱,由煩惱生業,由業生果報,果報是苦;出世間法是由道而生,修道所生的道果,便是涅槃。可見此派係對四聖諦做了認識的批判,苦、集二諦為妄非實,道、滅二諦是真實法。此雖與大乘的假、實、真、妄有距離(因為此是相對的,大乘是絕對的),但其仍被窺基及法藏等以為是分通大乘的教義。
-
雞胤部(Kaukkuṭikaḥ):《部執異論》稱此為「灰山住部」,《十八部論》(《大正藏》四九.一八頁上)稱其為「窟居部」,《文殊師利問經》音譯為「高拘梨訶部」,《宗輪論述記》以其為「憍矩昵部」。此部以經律二藏為方便教,以論藏(阿毘達磨)為真實教。所以主張「隨宜覆身」(有三衣無三衣均為佛所許可)、「隨宜飲食」(時食及非時食均為佛所認可)、「隨宜住處」(結界或不結界均非為佛所計較),但能求其速疾斷除煩惱,即是佛意。此派生活不滯於教條,自由而嚴肅,精進用功,修為過人。此在當時的印度,確是進步的、革命的新思潮。可是,如果不能精進用功,而僅高唱此派的三點主張者,佛教就要亡了。
-
多聞部(Bāhuśrutīyāḥ):《部執異論》稱其為「得多聞部」,有博學之義。此部的祖師,祀皮衣羅漢,與《奧義書》的中心人物Yājña Valkya同名,故有人以為此部思想有參考《奧義書》的哲學形態。《部執異論疏》中說:「《成實論》從此部出,故參涉大乘意也。」唯據《異部宗輪論》介紹的,並不能發現它有大乘的深義。
-
說假部(Prajñaptīvādināḥ):《文殊師利問經》未見此部之名,佛音(Buddhaghosa 或譯覺音 )所著的《論事注》(Kathāvatthu-daṭṭhakathā),亦未說到此部。《十八部論》(《大正藏》四九‧一八頁上)稱此為「施設論部」,《部執異論》以此為「分別說部」或「分別部」。此部以《施設足論》為其中心思想。此部對於「現在」的「法」,以為現實世界之一面是「假」的,另一面是「真」的,此假與真的思想,至《大乘起信論》時,便成了真妄兩面的大乘世界觀。窺基的《唯識述記》又說:「今說假部,說有分識,體恆不斷,周遍三界,為三有因。」如果此部真的有此「有分識」之說,那就可說大乘阿賴耶識的思想,是由有分識而開展來的了。
-
制多山部(Caityaśailāḥ)。
-
西山住部(Aparaśailāḥ)。
-
北山住部(Uttaraśailāḥ)。
以上三部,是大眾部最後分出,據《宗輪論述記》,說在佛滅後二百年滿時,外道大天在大眾部中出家,與彼部僧重詳五事,因茲乖諍,分為三部。為了重詳五事而分裂,但此事應在大天南遊弘化數十年後,乃是承大天五事之大眾部學者,可能是為了思想及住處的隔離而分裂成數派。《部執異論》說這次分裂成支提山(即制多山)及北山住之兩部。《文殊師利問經》則說此次分為東山及北山二部。據佛音的《論事注》,稱東山、西山、王山、義成山之四部為案達羅派。據玄奘《大唐西域記》稱大案達羅,城側之東山、西山,有二古寺,舊屬於大眾部。
如果要問案達羅在何處?這要考察支提山的位置,據日本《國譯大藏經》論部卷一三附錄載,它是在吉斯特那河(Kistna R.)畔的別克士韋陀(Bexvada)巿對岸的支提山。此處的案達羅,即是指南印度哥達瓦里河(Godavari R.)以南,並包括吉斯特那河以北的地區。這裡的土著,有其特殊的文化及信仰,大眾部佛教受其薰染而再分裂,是可能的。婆羅門教濕婆派的夜叉羅剎等,均為此等南方民族中的產物,在濕婆神像之中有同其妻擁抱淫褻之姿,今之印度教中,尚有男女生殖器的崇拜。到了大乘的密教,就有以男女性交為修持法門的情形出現。大眾部在案達羅派之後,即消融於大乘佛教,初期的大乘出現在南印度,大乘密教,也說由「開南天(竺)鐵塔)」而得。
-
上座十一部:上座部最初分派,出了說一切有部,據說上座的根本部者,因見解不同而離開了舊住處,轉到雪山之麓,成為雪山部。所以,連雪山部算起來,上座雖稱十一部,卻有十二部的名目,可資介紹的則仍為十一部。
-
雪山部(Haimavatāḥ):《十八部論》(《大正藏》四九‧一八頁上)稱此為「先上座部」,《部執異論》名此為「上座弟子部」,《異部宗輪論》名此為「本上座部」。但此部的宗義,大多與一切有部相反,倒與大眾部接近的多,採用大天五事,即其一例。又主張沒有「中有」,亦與大眾部一致;一切有部是相信有情眾生在「欲色界,定有﹃中有﹄」的。因此,根據大眾部及分別說部(如《大史》)所傳,則將雪山部列入大眾部的末派。據印順法師的推定,仍以有部所說的為當。
-
說一切有部(Sarvāstivādāḥ):此部思想嚴整而廣博,當以另節介紹。
-
犢子部(Vātsīpurowīyāḥ):《部執異論》稱此為「可住弟子部」,《唯識述記》又稱此為「皤雌子部」。此部是繼承《舍利弗阿毘曇》的思想而來,對此思想之不足處,加以補充的解釋,由於所見不同而再分裂。此部雖自上座部分出,卻受大眾部教義的影響很深,而一般學者均以舍利弗持有大乘思想,故在犢子部,將如來一代教法分為五藏:過去、現在、未來(此三是有為法)、無為(無為法)、不可說(非即非離蘊之我),此五藏的「不可說藏」,就彷彿於大乘的如來藏。此部以本體論的中心,便是「非即非離蘊我」的不可說藏,破斥凡夫的「即蘊我」及外道的「離蘊我」,而以非即非離蘊我作為諸法的本體。因此,這一不可說藏,又相似於大乘阿賴耶識的思想了。但此部仍執有一個諸法本體的「我」,故被清涼國師在《華嚴玄談》卷八中評為「附佛法外道」。然其雖未及於如來藏或阿賴耶識的境地,卻為大乘的唯識思想先鋪了路。
-
法上部(Dharmottarīyāḥ):《文殊師利問經》稱此為「法勝部」,《十八部論》(《大正藏》四九‧一八頁上)音譯為「達摩鬱多梨部」。
-
賢胄部(Bhadrayānīyāḥ):《文殊師利問經》名此為「賢部」,《十八部論》音譯為「跋多羅耶尼部」,《部執異論》名之為「賢乘部」。
-
正量部(Saṃmitiyāḥ):此部是犢子部下四部之中最盛的一派,《文殊師利問經》名其為「一切所貴部」,《十八部論》(《大正藏》四九‧一八頁上)音譯為「三彌底部」,《部執異論》名為「正量弟子部」。窺基的《宗輪論述記》中說:「此部所立,甚深法義,刊定無邪,目稱正量,從所立法,以彰部名。」西元四三二年從印度到錫蘭去的佛音,在其撰著巴利文《論事注》時,正量部尚在流行;又從《大唐西域記》知道;玄奘遊印時(唐太宗貞觀三年至十九年,西元六二九至六四五年),正量部尚多行於中印、南印、西印地方,東印亦有少許;稍後義淨的《南海寄歸內法傳》(《大正藏》五四‧二〇五頁上─中),也說到此部有三藏三十萬頌,並說當時此部行於西印之羅荼、信度地方者最多,摩揭陀以及南海諸州,亦有少部分傳存。可惜在現存的資料中有關犢子系下四部的記載太少,正量部的教義,則見於不知何人所撰及所譯的三卷《三彌底部論》(《大正藏》三二‧四六二頁上─四七三頁上)。此部也是有我論者,大體與犢子部相同,唯其繼大眾部末派的思想而將大地、命根等「色法暫住」的思想加以分析,把色法的生滅觀,分為兩類:(1)心心所、聲光等,為剎那滅;(2)身表業色、不相應行、身山薪等,為一期滅。因此,若以西方哲學來看,正量部似屬於「現實的實證論」或者「經驗論」者。
-
密林山部(Ṣaṇṇāgarikāḥ):《文殊師利問經》稱此為「芿山部」,《十八部論》(《大正藏》四九‧一八頁上)稱之為「六城部」,《部執異論》名之為「密林住部」。
法上、賢胄、正量、密林山,此四部所存資料奇缺,據《異部宗輪論》(《大正藏》四九‧一六頁下)說是為了對一偈解釋的不同,而在犢子部下分為四派,那一偈便是:
「已解脫更墮,墮由貪復還,」
「獲安喜所樂,隨樂行至樂。」
此偈的異解,請參看《宗輪論述記》(《卍續藏》八三.四六一頁)。但在現存犢子部的教義中並沒有此一頌文,現存的《舍利弗阿毘曇》裡面也無此頌。
-
化地部(Mahīsāsakāḥ):這就是傳有一部《五分律》的彌沙塞部,北傳《異部宗輪論》說它是從說一切有部分裂,南傳《大史》則說它是直由上座本部分裂,大眾部則以化地部為上座部分別說系之一,而與飲光、法藏、銅鍱三部一樣。《文殊師利問經》稱此為「大不可棄部」;《十八部論》以此為「彌沙部」;《部執異論》名此為「正地部」。另有「教地」、「彌嬉捨婆挹」、「磨醯奢娑迦」、「彌嬉捨婆柯」之名。《出三藏記集》卷三(《大正藏》五五‧二一頁上)說:「佛諸弟子,受持十二部經,不做地相、水、火、風相、虛空、識相,是故名為彌沙塞部。」此部思想,本宗同義者,頗類於大眾部,末宗異義者,則繼承一切有部。據《成唯識論》卷三所言,化地部的「窮生死蘊」,相當於第八阿賴耶識。據《無性攝論》卷二所言,此部說有三蘊:(1)一念頃蘊(一剎那有的生滅法)。(2)一期生蘊(乃至到死的恆隨轉法)。(3)窮生死蘊(乃至得到金剛喻定時的恆隨轉法)。由此可知窮生死蘊相似於大乘第八阿賴耶識。此部的本體論,立九無為說,是受大眾部的九無為思想啟示而成立,其中異於大眾部的有善法真如無為、不善法真如無為、無記法真如無為,此善、不善、無記之三性真如的思想,又相似於一切如如的大乘思想;其三性真如及不動無為之四項異於大眾部,宜為由大眾部過渡到大乘唯識,整理成六種無為思想的橋樑。《異部宗輪論》(《大正藏》四九‧一七頁上)說此部主張:「佛與二乘,皆同一道,同一解脫說。」此「同一」的意思,似乎是說真智本體並無差別。且其又主張:「僧中有佛,故施僧者,便獲大果,非別施佛。」至其末宗,竟認為供養窣堵波(佛塔),所得功德少。此也不能不想到化地部已有「吾人即是佛」(人皆可為因地之佛)的大乘的先驅思想了。
-
法藏部(Dharmaguptāḥ):《文殊師利問經》稱此為「法護部」,《十八部論》譯為「曇無德部」,嘉祥的《三論玄義》,以法護為人名,是目連的弟子。這個目連,可能不是佛世以神通著稱的大目犍連,而是阿育王時的目犍連子帝須,就是那位傳稱第三次結集的主持人,北傳的優婆屈多(Upagupta),也即是此人;曇無德,便是他的弟子。如據窺基的《宗輪論述記》及《義林章》所說,此部有經、律、對法(阿毘達磨)、明咒、菩薩之「五藏說」;但此菩薩藏是將大眾部的雜藏改變,其餘四藏亦多同大眾部。此部特重明咒藏(Mantra)及菩薩藏(Bodhisattva-piṭaka),而開後來大乘密教之端緒;日本東密以達摩鞠多為龍智菩薩的別名,而達摩鞠多與法藏部主Dharma-gupta(法藏)的梵語相同,密宗的龍智,或不即是法藏部主,然亦不無淵源。漢譯的《四分律》,即出於此部。此部承受大眾部的思想頗多,所以日本凝然的《通路記》,把法藏部攝於大眾部的一系。但它畢竟是上座部的分別說系所屬。
-
飲光部(Kāsyapīyāḥ):《文殊師利問經》稱此為「迦葉比部」,《十八部論》稱為「優梨沙部」,《部執異論》稱為「善歲部」或「飲光弟子部」,另有「迦葉惟」、「迦葉遺」等,乃是以部主之名而得名。據日本《國譯大藏經》論部第五十二的結集史分派史說,此部可能是由阿育王時的迦葉惟被派至雪山地方弘化而興起的一派。據印順法師的《印度之佛教》第六章第三節一一八頁說:此部與化地部、法藏部,化行於印度大陸,於聖典多有改作,與大眾部系的多聞部、說假部,同其作風;或融入《吠陀》而尊為佛說,或仰推目犍連的神通以證實明咒之可信,或以破外及對內之論爭而別為撰集。
-
經量部(Sautrāntikāḥ):《部執異論》名此為「說度部」或「說經部」,《十八部論》稱此為「僧迦蘭多」或「修多羅論」,正量部傳稱此為「師長部」,唯各部所傳均以此部為從說一切有部分出。說度部的梵名是Saṁkrantika(轉移)Vāda(說),故在南傳的《大史》,以為經部出於說轉部,實則說經及說轉,同為經量的本末二計。此部出於有部,但受大眾部的影響,而對有部思想採取批判的立場,後來大乘唯識思想,由經部而出者很多。例如色、心互薰的種子說,約「種子曾當」而說三世;唯識的「道理三世」,雖見於《瑜伽師地論》卷五一(《大正藏》三〇‧五七九頁上─五八四頁中),但在經部的鳩摩羅多論師,已是這一思想的先兆。又如經部的「細意識」說,以為「滅定細心不滅」、「執無想定細心不滅」,亦即是根本識第八阿賴耶識的先驅思想。不過,經部畢竟仍是小乘,它的色、心互薰說是二元論,唯識家則以萬法不離識,乃是一元論。由鳩摩羅多的細意識,到室利邏多則進而主張勝義我(勝義補特迦羅),此為微細而不可設相的「真實我」,大概可解為「法我」之執,所以仍是小乘。但由此往上一步,便是大乘「無我」的「實相」了。所以,「勝義我」有常住不變義,乃是大乘「真常唯心」思想的先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