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北緯二十五度稍北,為全區的最寬處。大部分地區位於北回歸線以南,故其大半屬熱帶,小部分屬溫帶。
印度的地域,現可分為三大地區:
-
喜馬拉雅山及其關隘地區:北起阿富汗,東至阿薩密省。西部則關隘甚多,而以基爾及(Gilgit)與白夏瓦(Peshawar)最富軍事價值,因其與中國、蘇俄、阿富汗接壤,今此二關隘,在巴基斯坦境內。印度本藉山水屏障,堪稱世外桃源,可是歷代外族的入侵,即是通過此等關隘而來。
-
印度河及恆河流域地區:由印度河及恆河盆地所形成的平原,位於喜馬拉雅山麓,長約二千英里,闊約二百英里。這便是印度文化的發祥地帶,又可分為二區:1.以西方印度河為中心的五河地方,其地富於水利,土地肥沃,氣候溫和,宜於農牧。印度河的出囗是阿拉伯海,其上游注入印度河的支流很多,而以五河最著。旁遮普(pañjāb)省之名,即由五(pañj)河(āb)的古波斯語而來。印度的名,即由印度河(Indus)而來,泛稱為信度(Sindhu),即是水或海的意思,首先僅用於稱呼印度河流域,後來成了全印度的名稱。2.以東南方恆河為中心的平原,恆河發源於雪山,途中集無數支流,灌溉兩岸廣大的平原,而以孟加拉灣為出口。
恆河最大的支流是閻牟那河(Yamuna),在此河的上流薩特雷池河(Sutlej)之間的區域即拘羅(Kuruksetra)地方,即是婆羅門文明的中心地,婆羅門所稱的中國(Madhyadeśa),便是指這一區域,故又被稱為婆羅門國(Brahmāvarta)或雅利安邦(Aryararta)。佛教所稱的中國,乃是指恆河流域中的摩揭陀地方。
-
德干高原:此在恆河以南,又可分為:1.中央高原,即起自頻闍耶山及薩波羅山,達印度洋,擁有孟加拉灣及阿拉伯海之間一帶地區。2.利於耕種的東部海岸地區。3.利於工商的西部海岸地區。4.現代國防上極有價值的半島極南地區。
人種
若詳細分別,印度種族約有數百,堪稱世界人種的博覽場。印度是一古文化的發達之地,在雅利安人尚未來到之前,她就有了很高的文化,在旁遮普(即五河)及信德(Mahenjodaro)的發掘,看出在五千年前,這裡已發展出人囗眾多的大城,其文化已比同時的埃及、巴比侖還高。這不是雅利安人的遺跡,可能即是後來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土著文明。
印度自古即不斷地有外來民族自西北侵入,像波浪一般,層層相繼。以體質及文化的程度來看,大略可分為五類:
-
委得人(Veddas):他們的後裔,傳延到今日,他們具有最原始人類的狀貌,也分布在印度最遙遠的南端,專門研究此種人類的學者,都稱之為「生存的一種原人化石」。但他們也是外來民族,或許是最早侵入印度的一支。
-
達羅維荼人(Dravidian):五千年前在印度河流域創建文明的,可能就是此族。皮色暗黑,身體矮小,髮多而捲,面較長,鼻闊平,眸黑。一般人猜想其來自土耳其斯坦,錫爾達拉河(Syrdarya)上游,侵入印度後,即把先到的委得人,趕到南方去,而佔據了印度的北部與中部。
-
雅利安人(Aryan):此族的體格高大,面方正,多鬚而鼻細高,黑眸,膚色與南歐人相似,其發祥地,一般說是來自中央亞細亞,但最早發源何處,至今尚無可靠的根據。雅利安人到印度的時代,據古蓮威(Grunwedel)說,是西元前兩千年,費爾古森(Fergusson)則說是西元前三千年,另有一位烏法維,卻主張在西元前一千五百年。此一問題,曾有許多史學家、語言學家、考古學家,著述爭論為時甚久。總之,他們戰敗了先到的達羅維荼人,將一部分收為奴隸,一部分趕向南方,而自己便在那裡居留下來。
-
回教人:這一族侵入印度北部達七百年之久。此族是土耳其人與伊朗人的混血種,而保有土耳其人的成分較多。身材高大,膚白,睛黑或灰,多鬚髯,鼻細長而頗隆。
-
蒙古人:此族最早侵入印度西北部的,是大月氏王丘就卻,於西元前二十六年滅了希臘王朝而創立了貴霜王朝。在此以前有希臘人彌蘭陀王,曾將大軍入印建都於奢羯羅。大月氏本為我國甘肅山谷間一小部落。以人種地理的分布而論,是屬於蒙古族的西蒙人,即是厄魯特人(Eleuts)。現在所稱的蒙古人,乃係指的蒙古人、西藏人、突厥人、伊朗人、緬甸人的混血種,保有中國人的成分較多。其居於西北印的,身材高大,鼻狹窄,頗似伊朗人;居於緬甸、阿薩密省、孟加拉省、不丹、錫金、尼泊爾的,膚色黃而面部平坦,視之如中國人無甚異。(此人種資料採自李學曾《亞洲種族地理》第二篇第二及五章)
語文
正由於許多民族相繼入侵,又彼此同化、相互通婚,故形成更多的混血人種。復以其生活習慣、宗教信仰、地域隔閡的緣故,印度語言之龐雜,也為世界之冠。約略可分三點述之:
-
古印度雅利安人的語言為吠陀語,以後進化為梵文。梵文與波斯語、拉丁語為同一語系,由此演變而產生印度各種語文。
-
佛教出現時,梵字已不普遍,代之而起的是各地方言,為了統一方言的標準語而有「雅語」(Sanskrit)的出現。至西元前四世紀間,梵字有了若干程度的改革而復興,成為印度古典學者採用的文字,大體與雅語相近,中國即稱之為梵語。由近代發現的古代碑銘文字及中國古代對佛經的音譯推知,釋尊當時所用的,現在雖不能確定,但很可能是用一般大眾的混成俗語的機會較多,此種俗語,再經若干變化,即成為巴利語,唯今日南傳所用的巴利語,既非佛世的原狀,亦與阿育王時代的有所不同,它是經過幾次變化而成的,但較梵語寫成的經律,可能略早。佛陀偶爾用雅語,來自各地的弟子們,則可用各自的方言,傳佈佛法。佛滅後王舍城(Rājagrha)第一次聖典結集,大抵是用混成的俗語。後來梵文復興,佛教的學者們,自不免又用了梵文;近世在尼泊爾、高昌、于闐等地發掘到了若干梵文佛典,足徵漢譯聖典的原本是無可置疑地出於梵文。
-
印度方言總計達二百二十餘種之多,主要語文有十三種,今印度憲法規定為通用的語文者,則有印度語、巴利語、孟加拉語、阿薩密語、喀什米爾語、旁遮普語、拉基普特語、信德語、朗達語、蒙達語、奧雷薩語、特魯古語、馬拉提語、卡納達語、塔米爾語、土魯語、馬拉雅拉語、錫蘭語。印度人常因回教與印度教的信仰衝突而流血,為了保護各族的語文,也會引起戰禍,可見其情況之一斑了。
第二節 印度的宗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