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說:通觀印度的歷史,得於其中尋出世界一切宗教之模型,同時又能尋出希臘以來迄於近世之西洋哲學的重要思想;而尤足為印度誇者,此等宗教與哲學,自始即保持著一體不離之關係而前進。西洋則發生於希臘的哲學與發生於猶太的基督教,在古代本相衝突,至中世兩相調和,近世則再分離,而與印度大異其趣。(此語見於高楠順太郎及木村泰賢合著《印度哲學宗教史.緒論》)
四《吠陀》
印度民族眾多,宗教也多,唯以雅利安人的宗教為正統,那就是根據《吠陀》而來的一貫思想和信仰。佛經中的婆羅門教,現在的印度教,都是由此而來。
四《吠陀》的大致內容是:
-
《梨俱吠陀》:含有一千零一十七篇長短不一的祭祀聖歌,其中僅十分之一是關於一般世俗的,十分之九皆是宗教的,尤以〈禮敬太陽神歌〉為最重要,乃為婆羅門僧侶朝夕禱頌的一首。其內容成立的時代不一,最遲則為西元前一千年頃編集而成,此一《吠陀》乃為考察雅利安人最古狀態的唯一資料。
-
《莎摩吠陀》:計收聖歌一千五百四十九首,為婆羅門僧侶於酒祭時所唱者。
-
《夜柔吠陀》:此與《莎摩吠陀》大致相同,是教導如何施行祭禮者,所不同的,大部分為《梨俱吠陀》中,尚未出現的獨創祭詞。
-
《阿闥婆吠陀》:內容分二十卷,包括七百三十一首聖歌。此係雅利安人與印度原居民族接觸之後,吸收其若干信仰的要素而後集成,故其多屬神咒,為控制神鬼之法,僅少數為歌頌上帝之詩,所以多含迷信色彩。
四階級
婆羅門教的三大綱領是:1.《吠陀》天啟主義,2.祭祀萬能主義,3.婆羅門至上主義。這也可說是神教的特色。《吠陀》是由梵天上帝的啟示而來,所以神聖無上;依據《吠陀》的指導而行祭祀,所以無所不能;祭祀須由婆羅門僧侶職掌,所以婆羅門階級也是至上的。
實則,階級制度的出現,乃在雅利安人到了印度之後,由於《吠陀》詩歌的漸增,祭祀儀式的漸繁,始產生專職的祭司。祭司自私,為保自姓的利益,乃主張祭司的世襲,遂藉神職的權威而倡出四姓的階級:
-
婆羅門:祭司階級的宗教師,由歷代子孫的繁衍而形成一大種姓,他們是生來的僧侶,但卻只有到年老時,始行林居的出家生活。(其分人生為:1.兒童教養期,2.結婚與家庭生活期,3.森林期,4.遁世潛修期)
-
剎帝利:王者階級的武士族,這是為了對內的統治,主要是為對外的抗禦,而出現的武人種姓,是由於武藝的世襲、戰士的專職而形成。他們要藉婆羅門的祭祀而得神佑,所以是第二階級。
-
吠舍:除了祭司和武士之外,尚有其他從事於農工商業的雅利安人,便成為第三階級。
-
首陀羅:這是被征服的先到印度的達羅維荼人,是奴隸、是賤民。在此四大階級中,前三者有誦念《吠陀》及祭祀的權利,死後得再投生於世,故稱為「再生族」;非雅利安人的首陀羅族,既無誦經祭祀的權利,亦無轉世投生的希望,故稱為「一生族」。婆羅門族於死時只須拜神誦經,即可歸返宇宙本體之梵天,稱之為頓悟法;剎帝利及吠舍族,除誦經祭祀外,尚得苦練修禪,方生梵天,稱之為漸證法。
神的信仰
不用說,雅利安人的信仰是根據《吠陀》而來。在《梨俱吠陀》中,分宇宙為天、空、地的三界,每一界有十一神,計三十三神。然其實際神數頗多,看似多神教,唯其往往對某一主要神的讚頌,輒用最上的詞句來形容,故在主要神中,亦常變更其地位,因此有人稱之為交換神教(Kathentheism)。若從信者的主觀狀態而言,則顯然帶有一神教的意味,故被人視為單一神教(Henotheism),即在多神中只崇拜某一神的宗教。
通常地說,雅利安人崇拜太陽、天、雨、空氣、火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