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佛教史 137


但是,大眾部不是沒有論書,例如法顯留印期間,在巴連弗邑(pāṭaliputra)的大乘寺,得到了《磨訶僧祇阿毘曇》;玄奘留印期間,在南印度的馱那羯磔迦國(Dhanakaṭakā),學習大眾部的根本阿毘達磨數月之久,並且在帶回中國的梵本中,也有大眾部的論書,只是沒有譯出而已。

大眾部的根本論書,據龍樹造的《大智度論》卷二(《大正藏》二五‧七〇頁上)說:「磨訶迦旃延,佛在時,解佛語,作蜫勒(蜫勒,秦言篋藏─此係譯註),乃至今行於南天竺。」《大智度論》卷一八(《大正藏》二五‧一九二頁中)又說:「若人入蜫勒門,論議則無窮。」磨訶迦旃延是佛世的十大弟子中的論議第一,由他造的蜫勒成為大眾部的根本論書,極有可能,因在緬甸相傳大迦旃延造有Peṭakopadesa,但在梵語中的「篋藏」,是Peṭaka,音譯便是蜫勒。

再說上座部的論書。由於部派不同而各有其所推重的論書,大致可分三系:

南方傳於錫蘭的銅鍱部,有七部阿毘達磨。

北方罽賓的說一切有部,也有七部論書。

犢子部也有根本論書,據《大智度論》卷二(《大正藏》二五‧七〇頁上)說:「佛在時,舍利弗解佛語故,作阿毘曇。後犢子道人等讀誦,乃至今,名為《舍利弗阿毘曇》。」由犢子部分出的正量等四部,也以《舍利弗阿毘曇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