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南方銅鍱部所傳的七論是:
-
《法集論》(Dhammasaṅgaṇi 達磨僧伽)。
-
《分別論》(Vibhaṇgappakaraṇa 毘崩伽)。
-
《界論》(Dhātukathā陀兜迦他)。
-
《人施設論》(Pugglapaññatti 逼伽羅坋那)。
-
《雙論》(Yamaka 耶磨迦)。
-
《發趣論》(Patthāna 鉢叉)。
-
《論事》(Kathāvatthu 迦他跋偷)。
以上的前六論,據說是佛說的,《論事》一書,相傳是阿育王時代,目犍連子帝須依據佛說而造作的。
-
北方說一切有部所傳的七論,又和南方的不同:
-
《法蘊足論》:十二卷,玄奘傳為目犍連作;稱友的《俱舍論釋》所傳為舍利弗作。此為六足論中最古的一論,共二十一品,每品釋一經。此論與南傳的《法集論》同名。
-
《集異門足論》:二十卷,玄奘傳以其所釋的《長阿含經》之《集異門經》,為舍利弗所集,即以此論為舍利弗作;稱友以為是拘絺羅作。此論文義明淨,後來大乘《瑜伽師地論》的聞所成地之內明,即由此而演成。
-
《施設足論》:七卷,玄奘傳為迦旃延造;《大智度論》及稱友均以為目犍連造。《大智度論》傳為從《長阿含經》之《樓炭經》(即《起世因本經》,又作《起世經》)出,巴利藏的《長部》沒有《起世經》,疑其為出於阿育王之後的經典。
-
《識身足論》:十六卷,提婆設磨造,以其內容考察其時代背景,當為佛滅後三世紀所出。
-
《品類足論》:十八卷,共八品,四品為世友作,四品為迦濕彌羅論師作。世友是佛滅後五世紀時人,可知本論出世很晚了。
-
《界身足論》:三卷,玄奘傳為世友作;稱友《俱舍論釋》謂圓滿造。
-
《發智論》:二十卷,佛滅三世紀時,北印那僕底地方的迦旃延尼子作。
或有以為《發智論》為中心的本論,六足論為其輔翼,統稱為六足發智的七論,是一切有部的基礎論典,六分(足)為《發智論》所宗。實則,以時代而論,六足論未必均出於《發智論》之前。唯因《發智論》乃於舊有諸說,加以裁正,故由於《發智論》的出現,有部的思想,即大為進展。
此外漢譯毘曇部中,尚有屬於正量部的《三彌底部論》三卷,《舍利弗阿毘曇》三十卷,傳說《舍利弗阿毘曇》是屬於犢子部或正量部,但據研究,此論在諸上座部論中最有古意,最古的《法蘊足論》,亦取此論而與此論的問分非問分大同,原本的《舍利弗阿毘曇》雖已不存,最早的上座部必有一共尊的《舍利弗阿毘曇》,故在原則上,上座系是屬於舍利弗毘曇系。(見印順法師《印度之佛教》第七章第二節)
阿毘達磨的分期
木村泰賢把阿毘達磨的發達經過,分為四個時期:
-
契經形態的時期:當時經論未分,論書性質的聖典,也被置於經的名位。從內容看,例如被攝於《長部》(《長阿含經》)的《眾集經》,被攝於《中部》(《中阿含經》)的〈磨訶吠陀羅斯他〉、〈俱拉越陀羅斯他〉等,乃是其最顯著的。
-
經之解釋的時期:此在擔負經說的定義、分類、分別的工作,在阿毘達磨未出現之前,它擔任了從契經形態過渡到論典獨立階段的職務。例如南方聖典中,被收於《小部》的〈無礙道論〉、〈尼律沙〉(義釋)等是;四《阿含經》以外的《小部》(雜藏),也均可代表此一地位。漢譯六足論中的《法蘊足論》、《集異門足論》,似也近於這時期的性質。
-
論的獨立時期:離開了經,有了獨立性的論書,以各經為主題,綿密分類,並含有其特有的一種主張,這便是隨各部派而生的阿毘達磨。其年代恐在佛滅後百五十年起;真正發揮其意義的,則在西洋紀元前後,為其頂點。如南方的七論,有部諸論(六足、發智、婆沙)、《舍利弗阿毘曇》,多屬這一期。
-
綱要論的時期:代表各派的主要論書已告完成,為得其簡要,便出現了綱要書。由有部而出的:有法勝的《阿毘曇心論》,法救(音譯達摩多羅,佛元七世紀人)增補《阿毘曇心論》而出《雜阿毘曇心論》,世親依《雜阿毘曇心論》而作《阿毘達磨俱舍論》。在南方則有覺音作的《清淨道論》(《論事》),阿㝹樓馱作的《阿毘達磨法要論》。
阿毘達磨的三流
據印順法師《印度之佛教》第七章第二節,認為在《法蘊足論》之後,阿毘達磨演為三大流:
-
迦旃延尼子之流:作《發智論》揚三世實有之宗義,分別論究法之自相,極於微茫。以色、心、心所、心不相應,辨其攝受、相應、成就,極繁衍之能事。共有八蘊(章)四十四納息(節),次第雜亂而不以組織見長。繼之而起的是世友之繼婆須密的《集論》(全名為《大乘阿毘達磨集論》)而作《品類足論》。
-
瞿沙(意譯妙音)尊者之流:妙音源於《舍利弗阿毘曇》而作《甘露味毘曇》。《大唐西域記》傳妙音與阿育王同世人。又有吐火羅國的法勝,依《甘露味毘曇》而作《阿毘曇心論》,共十品,以組織見長;《大毘婆沙論》所指的西方尊者及外國諸師,即是此論的學者。古人以《阿毘曇心論》為《大毘婆沙論》的綱要,實則《大毘婆沙論》屬於有部東方的發智論系,《阿毘曇心論》自為有部西方的甘露味毘曇系。《大毘婆沙論》則獨尊《發智論》。
-
鳩摩羅陀(音譯童受)之流:此為與迦旃延及妙音相先後的人,是犍陀羅地方的經量部譬喻師,作《喻鬚論》,對《發智論》站在批判對抗的立場,主張「無為無體」、「過未無體」、「不相應行無實」、「夢影像化無實」。又有大德及覺天尊者,承其餘緒,加以發揮。
以上的三系均屬有部的分化,唯其第一系自以有部正統為立足,二、三兩系屬經量部,第三系則受大眾系及分別說系的影響而出現。
論爭的統一
根據傳說(見《望月佛教大辭典》九〇三頁下),正因有部思想的分歧,當佛滅四百年頃,迦膩色迦王為求其一致,遂請脇比丘及世友為上首,集合了五百羅漢,在迦濕彌羅進行了第四次的三藏結集。這次的成果,便是集體撰作了一部二百卷的《大毘婆沙論》。此論雖以統一的目的為出發,卻是站在那僕底(北印之東方)《發智論》的立場,對妙音的見解尚有所取捨,對犍陀羅(北印之西方)譬喻師的見解,則完全加以破斥。
因此,《大毘婆沙論》的出現,更加地加深了有部東西兩系的分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