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佛教史 144

到了佛滅七世紀頃,遂有妙音系下法勝之《阿毘曇心論》的學者法救(達摩羅多),既不以譬喻師的離叛有宗為然,亦不以《大毘婆沙論》的繁廣瑣碎為然,乃取《大毘婆沙論》的精義,增補法勝的《阿毘曇心論》,作成《雜阿毘曇心論》,溝通了有部東西兩系的思想,而存有部之真。

此時,大乘思想日漸抬頭,故有室利邏多著《經部毘婆沙》,由於進步之經部思想日盛,便暴露了保守之有部學說的弱點。

世親論師乃依《雜阿毘曇心論》而著了一部三十卷的《阿毘達磨俱舍論》,雖宗本有部,卻取經部的態度來修正有部的弱點。正由於世親的有部觀點帶有開明的經部色彩,致有與他同時代的有部的眾賢論師,著了一部八十卷的《俱舍雹論》(後被世親改為《阿毘達磨順正理論》),又著了一部四十卷的《阿毘達磨顯宗論》,與世親辯難。以上三論均由玄奘三藏譯成漢文,《阿毘達磨俱舍論》則另有陳真諦舊譯的二十二卷本。《阿毘達磨俱舍論》是由小乘至大乘過程中最後的代表作,在佛教史上,它有崇高的地位。它的論主世親,著此論後不久,即迴小向大,成了大乘菩薩,成了唯識學系最偉大的論師。

第三節 《俱舍論》概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