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佛教史 178

例如在犍陀羅之西的梵衍那(Bamian)地方,有描繪天女的壁畫於一大佛龕的內部,其東方之鄯善的彌蘭(Miran)佛寺寺址,亦發現西元三世紀間的同系統壁畫遺品。在巴古(Bāgh)的洞窟中,發現有作於笈多王朝末期(西元七世紀)的甚為精美的壁畫。

在南印的阿姜他洞窟中的壁畫,乃為印度繪畫的代表,它的製作年代,是自西元前一世紀到西元後七世紀的長期創作。沿著半圓形石山的內部石壁,開鑿有二十九個窟院,其中存有壁畫者計十六窟,所畫的題材,則以《本生譚》及佛傳為始,以及當時貴人生活的描寫。從其風俗、衣服等看,知其物質條件並不高,但從藝術看,佔有極高位置的作品卻不少。

文學作品


初期佛教聖典,文藝的氣氛不濃,大乘經典一通行,即多採文學的方式,例如《般若經》為否定的表現法,《法華經》、《維摩經》、《華嚴經》,採用象徵的表現法,《大無量壽經》則為感覺的表現法,密教的明咒乃是聲音的表現法。

佛傳如馬鳴的《佛所行讚》,乃是以優美的宮廷詩的格調寫成。《本生譚》則用民間故事的方式而寓佛教的意趣。

在九分教(九部經)中的偈頌(Geyya 祇夜)及重頌(Gāthā 伽陀),除了論部的頌,均富有文學的色彩。對於偈頌,有種種格律的規定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