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佛教史 199

所以,《般若經》一面主張空,另一面又帶有泛神論的色彩。例如龍樹的《大智度論》卷七二(《大正藏》二五‧五六三頁中)說:「般若波羅蜜中,或時分別諸法空是淺,或時說世間法即同涅槃是深。色等諸法,即是佛法。」也就是說,觀察諸法之性是空,乃係淺義,肯定世間諸法即同於寂滅的涅槃,才是深義;所以,色法等一切萬法,皆是佛法。空理是指諸法無性,不是要否定了諸法而說空。在此真空之中,已含有妙有的思想了。

《華嚴經》


《般若經》中已暗示了妙有的思想,繼承這思想而從淨心緣起的立場,開展廣大妙有之世界觀的,便是《華嚴經》。

漢譯有六十《華嚴經》及八十《華嚴經》,但在龍樹的著作中,只能證實當時已經有了《十地經》及〈入法界品〉。如從譯經史上看,迦讖、支謙,尤其是竺法護,所譯的華嚴部聖典而言,大部分的《華嚴經》,在龍樹時代已經出現了。《十地經》及《雜華莊嚴經》(即是〈入法界品〉或《不可思議解脫經》),現尚存有梵文本,可知此兩種乃為《華嚴經》的精要。

《十地經》是說菩薩修道的理論,分為歡喜、離垢、發光、焰慧、難勝、現前、遠行、不動、善慧、法雲十個聖階。此一十地思想,在大眾部的分派說出世部的佛傳《大事》及《般若經》中,已經出現。唯於《大事》的十地名目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