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佛教史 248


世親尚未迴入大乘之前,據說著有小乘論很多,《俱舍論》是其中的代表作,同時他也著了一部有名的《七十真實論》,用來攻破數論外道的《僧佉論》,因此得到阿緰闍(Ayodhyā又譯作阿踰陀)國王馝柯羅摩阿秩多(Vikramāditya)的三洛沙金之賞,世親即將此金分三分,起三寺。後又得到婆羅秩底也(Bālāditya新日)王的皈依,並令太子就世親受戒,王妃出家亦為世親的弟子。太子即位後,即與其母同請世親留住阿緰闍國。

當無著晚年時,想到世親學小破大,心中不安,便遣人由北印富婁沙富羅國(義為丈夫城)到阿緰闍國,請世親回去,說他病得很重。兄弟相見之後,無著即說:「我今心有重病,由汝而生……汝不信大乘,恆生誹謗,以此惡業,必永淪惡道。」世親因此迴小向大。當無著歿後,他便廣造大乘論書,例如《華嚴經》、《涅槃經》、《法華經》、《般若經》、《維摩經》、《勝鬘經》等諸大乘經的釋論。又造《唯識論》等。八十歲時,寂於阿緰闍國,而且說他:「雖迹居凡地,理實難思議也。」以上參考《婆藪槃豆法師傳》(《大正藏》五〇‧一九〇~一九一頁下)。

根據布頓的《佛教史》說,世親自無著處得到《十地經》及《阿差末經》之後而歸大乘,以後至尼泊爾,教化破戒僧辛陀(Handa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