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佛教史 28

價值的革新派。

事實上,在佛陀前後的一、二百年間,印度的思想界極混雜,歸納起來,大致可分四類:1.正統的婆羅門教。2.習俗的信仰,此係以史詩為中心的思想,他們是以梵天、維修奴、濕婆等三神為中心的婆羅門教的通俗化。3.哲學,例如六派哲學之大部分已在成立中。4.反《吠陀》的沙門團。

反《吠陀》的各派,均有其特種的主義及其教團的組織,此等教團為了與婆羅門區別起見,即以沙門(Śramaṇa 勤息)來命名。故在佛陀介紹各派意見時,便稱之為「或沙門,或婆羅門」,各派之稱佛陀,也以「大沙門」或加上釋尊之姓「沙門瞿曇」呼之。

當時的沙門團很多,佛典中有九十六種外道的記載,其中最有名的外道沙門,便是六師外道。

六師外道


六師外道的有關記載,見於小乘經律的有很多,今以《長阿含經》第二十七經《沙門果經》為準,介紹他們的名字如下:

六師外道,從佛典中看,可謂一無是處,實則考察彼等之思想,固然不及佛固賈堪布教之合理,但也未必盡如佛經之結集者們所以為的那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