於是,佛陀特重於凡夫心的考察,使之得到疏導,由染污心成清淨心。不動的清淨心,僅一個名詞就夠了;變異不已的染污心,細考其狀態,那就多了。根據原始資料,予以分類歸納,其名目約有十二項:
-
五蓋:貪欲蓋、瞋恚蓋、惛眠蓋、掉悔蓋、疑蓋。
-
七結(使):欲貪、有貪、瞋恚、慢、見、疑、無明。
-
九結:以七結為基礎,但將有貪改為取,另加嫉、慳。
-
五下分結:身見、疑、戒禁取見、欲貪、瞋。
-
五上分結:色貪、無色貪、慢、掉舉、無明。
-
四暴流:欲暴流、有暴流、見暴流、無明暴流。
-
四漏:欲漏、有漏、見漏、無明漏。
-
四取:欲取、見取、戒禁取、我語取。
-
四繫:貪繫、瞋繫、戒禁取繫、是真執繫。
-
三求:欲求、有求、梵行求。
-
十六心垢:不法欲、瞋、忿、恨、覆、惱、嫉、慳、諂、誑、剛愎、報復心、慢、過慢、憍、放逸。
-
二十一心穢:邪見、非法欲、惡貪、邪法、貪、恚、睡眠、掉悔、疑惑、瞋纏、不語結(覆藏罪)、慳、嫉、欺誑、諛諂、無慚、無愧、慢、大慢、慢傲、放逸。
佛陀在各個適當的場合,用了各種適當的語彙,來說明心的病態。像這樣的排列法,前十一項取材於龍山章真的《印度佛教史》,第十二項則取自《中阿含經》卷二三第九十三經(《大正藏》一‧五七五頁中)。
如果再予以濃縮,實則不出貪、瞋、癡,佛稱之為三毒、三不善根、三火。
近代人有將三毒做如此解釋:「心是一種貪欲、行為與不滿足的相續進行而無止境的鍊子;由貪欲、行為與不滿足三者,構成循環。」(周著《印度哲學史》卷二第三章)這解釋不一定正確,但頗易理解。
由貪、瞋、癡,而分別出了許多心理狀態的名目,為了對治貪、瞋、癡,又分出了許多心理狀態的名目,這種分析的結果,便出現了後來所稱心王、心所、善心所、不善心所。
因此,佛陀對於心理的分析,不必純以現代心理學的角度視之,佛陀純以對治人之煩惱心而做疏導,現代的心理學則是介乎生理學與社會科學之間的科學;若要勉強辨別,那麼,佛陀的心法是疏導人生之根本的,而現代心理學則是解析人生之表面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