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十二波逸提、四悔過,共為一百四十五戒,眾學法,應屬威儀類,七滅諍,應出於雜跋渠類,非屬毘尼類。現在的二百五十戒,顯係後人為了學習的方便,而將眾學法及七滅諍法,附加在戒經之後。有人以為,在阿育王的碑刻中,已有「毘奈耶中,最勝法說」的記載,以之推知,於阿育王之前,已有了定型的律藏。實則根據上座部特重視戒律的原則判斷,第一結集時,必已完成了律藏的初型,那便是傳說中的八十誦律,並為後來根本部分裂為上座及大眾二部的律藏所依。部派佛教則多數各有其律。現存的律藏有六部:
-
南傳上座部的Vinayapiṭaka,巴利文。
-
大眾部的《摩訶僧祇律》四十卷,東晉佛陀跋陀羅共法顯譯。
-
化地部的《五分律》三十卷,劉宋佛陀什共智勝譯。
-
法藏部的《四分律》六十卷,姚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。
-
摩偷羅有部的《十誦律》六十一卷,姚秦鳩摩羅什譯。
-
迦濕彌羅有部的《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》五十卷,唐義淨譯。
上座部應先於大眾部,可是南方的上座部,實是上座部中偏於大眾部的分別說系之一支,故仍較《摩訶僧祇律》為後出,其他四部也屬上座部的分部所出,上座根本部的律藏,今已無從求得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