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重要的,乃是期盼著一超真入如來地頓悟之法。於是,他們為了佛心之燈的相續,便訴之於舉拳、棒喝、豎指等的禪機,作為啟示以心傳心的,禪之極限的方便手段。
由於唐末五代的動亂,加上遭受幾次徹底的毀釋滅佛的大法難,佛教諸宗的經論章疏,或被兵亂火燒,或被流散失佚,義學的佛教,因之衰微。但在禪宗方面,重視佛心的把握,以自由的態度,處理經論等的教典,所以能夠一枝獨秀;這從會昌法難之後,禪宗趨於鼎盛的事實,即說明了其中的消息。再說,廢佛事件,以長安為首的,北方都市圈中的佛教,影響固然極大;但以吳越為中心的,發展並流行於庶民大眾間的江南佛教,及山嶽佛教圈中,受害的程度,極其輕微。這也為禪宗的隆盛,造成了環境的因素。何況,依照《百丈清規》的規定,不去接觸王侯貴族,不享有作為寺院經濟基礎的莊園,乃以自給自足的生活體制,來維持禪宗的教團;通過普請及作務的勞動實踐,努力於日常生活的體驗,來體悟並承繼佛祖的大法。
第二節 語錄及公案
唐末以下的佛教主流,幾乎是被禪宗獨佔的,到宋代,雖有天臺、華嚴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