便是由印度河流域至恆河流域的廣大範圍的印度文明,以及由黃河流域發展至揚子江以南的中國文明。從發生這兩大文明的地勢、氣候、風土而至其居住的民族來說,是全然不同的;在此兩者之間,由於帕米爾高原和喜馬拉雅山脈的橫亙,人類難得輕易的來往,因地理的阻隔,而使彼此間在長時期內沒有接觸和交流的機會,以致完成了個別獨自的文化,那就是印度型的文化圈與中國型的文化圈。
印度佛教史的任務,是要把握住興起於印度文化圈中的佛教的發達史,已經刊行的「印度篇」,便擔負了這樣的使命。繼續下來的「中國篇」,乃要明確地掌握印度佛教傳播至亞洲各地,如何被各地的居住民族所容受的史實為課題。為此,便不得不考慮到在廣大的佛教文化圈中的進展路線了。印度的佛教,在西元前三世紀時,由於孔雀王朝阿育王的出世和對佛教的外護,不僅使得新興於恆河流域的佛教,受到全印度人的皈依,並派遣傳道使者,越過印度國境,獲得了傳播給予異民族的機會。此使自西北印度以至希臘的殖民地諸國家,知道了佛教,所以也使希臘人及波斯人支持並信仰了佛教。此後,在東方的中國文化圈的漢帝國,是起源於經營西域的所謂「絲路」,開發了東西交通;印度的佛教,最先便是被來往於「絲路」之貿易的商人所支持,由中亞細亞,傳播到極東方的中國文化圈的漢民族之間。但此經由西域陸路而使佛教東漸者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