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節 齊
齊高帝及武帝,同厚待佛教,尤其是武帝太子文惠及次子竟陵王(文宣王)蕭子良,深信佛教,招聘高僧,蕭子良也自講佛法,設華嚴會、龍華會、道林會,行捨身、放生、施藥,為使一般中國人於日常實踐佛陀教說而著有《淨住子淨行法門》二十卷。又有僧慧、玄暢,受重於武帝而參與國政,被稱為黑衣二傑。譯經家則有譯出《無量義經》的曇摩伽陀耶舍(Dharmagatayaśas),譯出《善見律毘婆沙》的僧伽跋陀羅(Saṃgubhadra),譯出《百喻經》的求那毘地(Guṇavṛddhi),譯出《法華經.提婆達多品》的達摩摩提(Dharmamati)等人。
第五節 梁武帝
梁代五十五年間,為南朝佛教最盛階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