尤其是梁武帝在位的四十八年之間(西元五〇二~五四九年),其信佛教之程度,乃為歷代帝王中所僅有絕無。武帝原為蕭子良的門人。梁武帝天監三年(西元五〇四年)四月八日佛誕之期,率道俗二萬餘人,於重雲殿,行捨道奉佛儀式,同十年(西元五一一年),發表〈斷酒肉文〉,又於同十六年(西元五一七年),禁止以殺生做祭祀,並廢天下道觀,令道士還俗,據說因此而使梁之道士,多向北齊逃亡。同十八年(西元五一九年)四月八日,再從草堂寺之慧約受菩薩戒,當時自皇太子以下受戒者達四萬八千人。武帝建有愛敬、光宅、開善、同泰、幸行此等大寺,開大法會達十數回。梁武帝大通二年(西元五二八年)三月,捨身同泰寺做三寶之奴僕,群臣出錢一億萬為武帝贖而歸,如此的捨身行助,此後又舉行了三次,故被呼為皇帝菩薩。得以出入宮廷,與皇帝共究佛法的家僧,有僧旻、法寵、法雲、慧超等,尚有寶(保)誌、僧祐、寶唱、智藏、慧約等名僧,也均為武帝的知遇。其中的寶誌,以神異知名。光宅寺的法雲、開善寺的智藏、莊嚴寺的僧旻,並稱為梁之三大法師,乃為成實及涅槃之學匠而有高名。
順便一提,法雲的《法華義疏》,即為日本聖德太子撰述《法華義疏》的藍本。僧祐著有《出三藏記集》、《弘明集》、《釋迦譜》等史書,其弟子寶唱,亦受其影響,著《名僧傳》、《比丘尼傳》,慧皎便參考《名僧傳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