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藏已受英人的保護,殆無疑問。

二十世紀以來的西藏問題


當榮赫鵬率英軍侵入拉薩時,十三世達賴便由青海逃至北京。以所處不洽,故於次年返藏,清廷便派大軍入藏,鎮壓達賴,迫使達賴轉而逃入印度親向英國,清廷乃革除達賴的名號,促使達賴更為英人拉攏,以致今日西藏人中曾受英國教育的大有人在,也使西方的物質建設帶進了西藏。

辛亥革命之後,由於駐藏川軍發生變亂,遂於民國二年至三年(西元一九一三~一九一四年),接受英人調解,在印度的西姆拉(Simla)開會,中國派西藏宣撫使陳貽範為代表,西藏由親英的噶倫霞札(Lonchen Shatra)為代表,英國以印度外務大臣麥克馬洪(Sir H. McMahon)為代表。結果,英人以仲介者的姿態,主張按照蒙古成例,劃成內藏與外藏,將青海的大部及川邊的一部、雲南的西北角劃為內藏,西藏屬於中國,但在外藏的內政,中央不得干涉,亦不得設文武官員及駐軍於外藏。並將印度國界北移,把不丹以東的大旺、提郎宗至西康察隅之南的土地都劃歸印度,是為「麥克馬洪線」。此一條約草稿雖經陳貽範簽了字,但終未獲中國政府的承認,迄今仍為邊境糾紛的一大問題。

十三世達賴親英,是由於清廷的逼迫,但當民國十二年(西元一九二三年)第八世班禪與達賴不和,遂轉道至北京,傾向中國,達賴在藏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