」(馮承鈞中譯本二四六、二四九頁)
「騰格里」是天神的名,「納赤該」是地神的名,薩滿教雖有最高神之天的觀念,實則仍是信的多神。到了明神宗萬曆五年(西元一五七七年),西藏的黃教傳入蒙古,薩滿教便被融化而漸失其原有的勢力。
忽必烈與西藏紅教
成吉思汗叛離遼金而興起,但是,經過了他四個兒子及兩個孫子──窩闊臺、朮赤、察合臺、拖雷、貴由、蒙哥,八傳而至忽必烈,始滅南宋,統一中國,佛教受蒙古人的普遍信仰,也是從元世祖忽必烈的時代開始。在此之前,蒙古人仍多信仰薩滿教,且有基督教活動的跡象。
佛教何時始入蒙古?最遲是在元憲宗蒙哥之世。《多桑蒙古史》二卷五章說:蒙哥即位後,命皇弟忽必烈領治漠南漢地民戶,以僧海雲掌釋教事,李志常掌道教事;後又命西番僧那摩為國師,總天下釋教。此一「那摩」,應係喇嘛之誤,當係薩迦派的第四祖。魯克黑爾的《威廉旅行記》,也載有蒙哥汗時:「蒙古都城和林,曾來紅教喇嘛僧侶。」
又見《多桑蒙古史》三卷一章說:「先是發思巴未至以前,成吉思汗後王二人,曾自土蕃徵喇嘛名Sagtcha Pandita(薩迦班智達)者至,命製同類之字母,字未成而喇嘛死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