衰頹期的印度佛教
在世親以後的印度佛教,由於瑜伽和中觀的自相論爭,抵消了對外的攝化,外道日益興盛,不得已而攝取外教之物以成密乘的佛法,佛法的觀念越來越高調,生活則越來越流俗,門內越是強調降伏外力,實際上卻日漸被外教吞沒。
據多羅那他的《印度佛教史》說,即當龍樹、提婆、無著、世親、陳那、法稱之世,大乘諸師,固屬勝者,但論其僧眾數量,則遠遜於聲聞眾。實則此期的小乘勢力,也較往昔衰退很多,十八部中,僅餘少數部派傳通而已。到法稱之時,東印、南印,均以外道跋扈而佛法遽衰;月稱之際,由於外道凌逼,那爛陀寺的一般講學者,皆不敢公開而改在堂內講說。可知世親以後的二百餘年之間,佛法已在日漸衰落之中。
此後,各顯教論師,均入於密乘,以超岩寺為基地的偏安五百年中,所見者,乃為瑜伽密與無上瑜伽密的發展而已。西藏地接印度,故當印度佛教受到毀滅之際,大師們由尼泊爾及迦濕彌羅而入西藏者不少。所以,西藏佛教的系統是屬印度晚期的大乘密教,密教之特受西藏民族所歡迎者,則由於西藏原有棒教的基礎。密教既能攝納印度的外道,進入西藏之後,自然也就使得棒教歸向。其間所不同的是印度外道已有相當高的神學基礎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