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以其傳統勢力的地位而至駸駕乎佛教之上,終因回教入侵而將佛教流放於印度之外。西藏的棒教,雖亦曾一度挾傳統的勢力摧滅佛教,但它本身沒有理論基礎可資立足,所以終被佛教同化。

第二節 佛教的輸入

最早的傳說


根據傳說,西藏之有佛教,為時很早,早在中國周赧王二年(西元前三一三年),即有一位中印度王子,名叫出士夫地,因被鄰國打敗,東走雪山,到達西藏邊境,先後遇到西藏的有德之士十二人,問他來自何處?他僅以手指天,又見他的相貌舉止與眾不同,遂以為天神下降,便紮木輿,將他肩回部中,擁為藏王,號為聶赤贊普,此為西藏王統之始。同時此王建立佛寺於卡伊蘭(Kailāsa 岡底斯)山之麓,從事佛陀教義的闡揚,故其亦為西藏輸入佛教之始。

後來傳了二十多世,到了陀朵㗚思顏贊(Thothori Nyantsan)王時(當中國東晉之世,西元三七一年),突有四箱,自天降於宮殿樓頂,眾皆不知何物。適有五位僧人自印度來,開啟四箱,知為《寶篋莊嚴經》、《百拜懺悔經》、《六字大明寶玉刻》(即為唵嘛呢叭彌吽 Oṃ Maṇi Padme Hūṃ)、黃金寶塔,以及緊陀摩尼香等。同時又聞空中說話之聲:「自茲當俟五世,始曉此事。」國王雖不知此話的意思,總覺得這些天降寶物,應該修供奉祠,遂置於宮庫,王由此福業功德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