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過了五世之後,即為棄宗弄贊王出世,他在十三歲時便繼王位。此王約生於隋煬帝大業十一年(西元六一五年),或者更早四十多年。據說他的容貌如玉,美好秀絕,額前現有「阿彌陀佛」梵字。當他繼位之後,便思念他的國土中,為了利益眾生的事,需要佛像禮拜,正作念時,王的心中忽即化現一僧,為王求得十一面觀音像。
王又思念,須出一位大灌頂者,正深思時,即有普賢菩薩啟請了阿彌提婆(阿彌陀佛?)同觸王首,為之灌頂。由此便現了許多不可思議的神變,生出許多不可思議的稀有之相,故其威力所被,四方震動。
以上三點,雖為傳說,但到棄宗弄贊王時,「威力所被,四方震動」,確為事實,佛教輸入之可以確證者,也在此時。故於傳說之中未必沒有若干史實的成分。
棄宗弄贊王與佛教
一位在人民解放軍進入西藏後,最後從拉薩走出來的西方人─寧康德(Amaury de Riencourt)在他所著的《西藏見聞錄》中說:「藏人本來是世界上最為悍勇好鬥的人,他們若不是以堅強的信仰,自制住原始的本性,一旦從世界屋脊上衝下來的話,亞洲撼怖,全球震懾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