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就是我為什麼經常要說:「禪修必須有經驗的老師指導,光憑看書,不太可靠。」的原因。
禪修方法的著相與不著相
丹:
您在《禪》這本書中,提到禪的精神是重實際、重經驗的。不知這個精神是如何具體表現出來的?依我的理解,禪修的特點之一是放下、不著相,而您在此卻說:「重實際、重經驗。」那就給我一種感覺,是否參禪時也要像一般的觀法,如修不淨觀時的觀身中三十二或三十六物那樣的次第作觀;如果是的話,這種層次的實際和經驗,與不著相的特點,似乎有矛盾,無法統一。
師:
禪的修行,如果完全不著相,根本就無從下手了,一定先要有個下手處,所以初開始時是有相的,再從有相到無相。有相是方便,無相是目的。如果一下子就不著相,那就無法開始修行了。
禪宗祖師在訓練弟子時,仍是以有相的方法來達到無相的目的。譬如有禪師要弟子不准說有,亦不准說無,且必須道出一句來;說「有」不行,說「無」也錯,那還能說什麼呢?不說也不行,「有」、「無」都是有相,離此二邊而說一句,依舊落於有相的層次。在這種情境下,有人說話、有人不說話,或用拳打、或用腳踢,或用手做個圓相再作勢丟掉,或在地上畫圓圈再作勢踩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