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藏佛學同異答問 58

但沒有自我意志的選擇能力。
丹:
是否是說全靠以前所造業力的推動?
師:
對。不過若有人為他做佛事修功德迴向給此中陰身,也有若干影響力。
丹:
能否說心識有被業力所熏和不被業力所熏的分別呢?
師:
不受業力所熏之識即清淨識。稱為第九菴摩羅識,實際上,「熏」字用得並不恰當,因為有熏即有「我」,只要還有一點我執在,就必然會受熏,不論是以善法、惡法或善業、惡業熏,只要有「熏」就有「我」。如果沒有我執,就不受熏,如阿羅漢已證得無我,所以不受熏,因為無我即無從熏起,不論善業惡業,總是越熏越多,譬如水面產生漩渦時,便把所有垃圾集中到中間去。吾人意識流動而產生「我」,因為有「我」這個中心點,所以使業力集中在一起,並且越積越多。邊積邊受報,業因一旦受了報就消失,未受報則仍存在。因此我們說有一個不受熏的清淨識,那是不得已而用「熏」字,因為一講「熏」,似乎就有一受熏之物存在,但事實上並沒有實存的受熏之物,因為清淨識即是無識,清淨心即是無心。至於中陰身的心法,稱為「名」,如胎兒的「名色」之「名」,但不是心識。業和識互為因緣,二者如吾人之雙掌,拍掌成響,此「響」即喻眾生之生死現象。識因業而有,業因識而動。為何說「識因業而有」呢?識體本無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