邏輯思辨的理論與指引方向的知見
丹:我總認為想要成佛,如不能對所要成就的佛果,以及成佛之前的道路,有清楚認識的話,必然不能成就,由理論到實踐的次第在學佛中的重要性,可以從宗喀巴大師所立的菩薩道次第看出來。
必須找到一種可以說服自己和改變自己心理狀態的理論,再去信、去修。如果某些基本的信仰上的問題不解決,就坐在那裡修,很容易生妄想,無法說服自己,甚至出現了新的境界或觀點,也無法辨識。
師:
所以在佛教史上出現許多論師,依據經典,將佛法作思辨性、系統性、組織性的解釋,因為實在有許多人需要。中國禪宗的精神,則不在於理論,雖也看經,但只取知見,不作思辨,如讀《楞嚴經》、《金剛經》、《維摩經》等,皆能扶正吾人之知見,禪者看經目的不在思辨。思辨是邏輯的,知見是指引方向的,在修行過程中,發生經驗及觀念上的問題時,可求過來人指導,可從經典得到指引。
如果修行時,一直在思考邏輯思想上的問題,那他將永遠和實證空性無關。或有人自以為開悟了,但在他們的證悟中卻仍有我執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