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得悉(註一七),梁朝(西元五〇二~五五六年)的道珍禪師,修持念佛法門,誦《阿彌陀經》,欣求往生西方淨土,未達目的,嗣後他便僅持此一〈根本陀羅尼〉,始得如願往生。由於如此的傳說作為依據,致有廬山一派修持念佛法門的人,盛行誦持此陀羅尼,通常稱作〈往生咒〉。

其次在《法苑珠林》等所見(註一八),隋朝大業之初(西元六〇五年),譯出了〈千轉陀羅尼觀世音菩薩咒〉(註一九),彥琮法師將之流佈天下。當時在長安延興寺的玄琬法師,及弘法寺的靜琳法師,每年春初,於別院建道場,集諸沙彌道俗,授此〈千轉陀羅尼觀世音菩薩咒〉,念佛相續,其聲不斷。因為誦此〈千轉陀羅尼觀世音菩薩咒〉者,能夠淨除過去業障,植無量善根,現在滿諸所欲,命終之後得生淨土之中。

又於唐高宗儀鳳元年(西元六七六年),從北印度罽賓國來的佛陀波利(註二〇),到五臺山,遇神人,依其教示,再回印度,費七年之歲月,請來〈佛頂尊勝陀羅尼〉,與日照三藏合譯出來,流佈天下。由於佛陀波利的神祕經過為取來此咒之動機,故其流佈極廣,此可從武徹的〈加句靈驗佛頂尊勝陀羅尼記〉(註二一)等的記載,得而知之。

釀成了純正密教的機運


就這樣,雖然是斷續不全的真言陀羅尼及密法等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