密教史 95

巡歷島內之諸寺,先後在錫崙共計了一年之後,再回南天竺之摩賴耶國,奏聞國王,再申其前來中國傳教的弘願,獲得勅許。

經海路來唐


終於在捺羅僧伽補多靺摩王的許可下,金剛智三藏向王辭行東來,王遣其將軍米准那,與三藏同行,帶了《大般若經》之梵本及七寶之器具等許多方物,獻於唐之朝廷。三藏則另搭船舶,於一日一夜,抵達錫崙,受到國王室哩室邏(Crī-cīla)厚待,住於王宮一個月。然後泛海航行一個月,至佛逝國(Bhoja)(註一七),遇惡風阻止,空留五個月,始北進而入中國海。時有暴風襲擊,同行的商船皆遭破難,獨三藏所乘的一艘,得免於難。當時,三藏自己齎有《金剛頂經》(註一八)之梵本一部,惜為無智的水手投棄於海中。以此,自印度出發以後,費三年的歲月,於開元七年終於到了大唐的廣州府。其時,當地節度使發動小船數艘,乘載官民三千人,奉迎三藏於海濱。開元八年(註一九),始至東都洛陽,而得親謁玄宗皇帝。

其譯經與教化


自此,三藏成為大唐之國師,常隨龍駕,往返於洛陽與長安之間。開元十四年,翻譯其攜來之梵本經典,先住於長安的資聖寺,與沙門一行,及弟子不空等,共同譯出《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》四卷。自此繼續譯經不輟,並且宣揚密教不遺餘力。若其自住於寺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