寂靜不生,放曠縱橫。
所作無滯,去住皆平。慧日寂寂,定光明明。
照無相苑,朗涅槃城。
諸緣忘畢,詮神定質。不起法座,安眠虛室。
樂道恬然,優遊真實。
無為無得,依無自出。四等六度,同一乘路。
心若不生,法無差互。
知生無生,現前常住。智者方知,非言詮悟。


(錄自《景德傳燈錄》卷三〇,《大正藏》五一.四五七頁中-四五八頁上)

聖嚴識 牛頭法融(西元五九四-六五七年),是禪宗四祖道信的弟子,他與黃梅東山法門的五祖弘忍並峙,在牛頭山開創牛頭宗。據《續高僧傳》卷二六記載,他隨三論宗的炅法師出家之時,已遍通經史,出家後,先探空宗的幽頤,宴默於空林二十年,唐太宗貞觀十七年(西元六四三年)住於建康的牛頭山幽棲寺之北巖下,以其慈善感應,蛇、虎、群鹿等禽獸來馴,乃至集於手上而食。當時牛頭山的佛窟寺,藏有七藏經書,佛經、道書、佛經史、俗經史、醫方圖符等,法融經八載,探尋內外諸學,素養大豐。還隱幽棲寺。又據《景德傳燈錄》卷八所記,在貞觀年間,道信入山,見法融,端坐自若,未曾稍顧,道信問他:「在此作甚麼?」他答:「觀心。」道信又問:「觀是何人?心是何物?」法融無對,便起作禮,請說心要。道信即為他說了〈方寸論〉。但在道宣的《續高僧傳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