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僅十三歲,一說十四歲。有一段對話,極有意義:
師曰:「知識遠來艱辛,還將得本來否?若有本則合識主,試說看。」會曰:「以無住為本,見即是主。」
師曰:「這沙彌,爭合取次語?」
會乃問曰:「和尚坐禪,還見不見?」
師以拄杖打(會)三下,云:「吾打汝,是痛不痛?」
對曰:「亦痛亦不痛。」
師曰:「吾亦見亦不見。」
神會問:「如何是亦見亦不見?」
師云:「吾之所見,常見自心過愈[僣-日+心]愆,不見他人是非好惡,是以亦見亦不見。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?汝若不痛,同其木石,若痛則同凡夫,即起恚恨。汝向前見不見是二邊,痛不痛是生滅,汝自性且不見,敢爾弄人!」
神會禮拜悔謝。(以上一段在敦煌本《六祖壇經》第四十四節亦有類似記述)
一日師告眾曰:「吾有一物,無頭無尾,無名無字,無背無面,諸人還識否?」
神會出曰:「是諸佛之本源,神會之佛性。」
師曰:「向汝道無名無字,汝便喚作本源佛性。汝向去有把茆蓋頭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