懂得的範圍越淺越窄。佛說法時,只用一種語言,或一個聲音,或只講一個層次的法義,卻能使眾生各隨其類得到各取所需的利益。此處的「眾生」除了人間身的人類之外,還包括天人、護法神,及許許多多來自他方佛土的菩薩。
有善根者,聽聞佛法,各得不同層次的利益;無善根者,聽聞佛法,也會曲解法義而毀謗佛法。例如最近有人說我對不起他,我就說「我很抱歉」,結果他便拿著我這句話到處宣揚。其實我只說我很抱歉,讓他覺得我對他不起,但我從未說過我有什麼對不起他。
又如有一次在一個說法的場合我說了一句「佛是慈悲的」,下座之後就有人追來問我:「師父慈不慈悲?」我答:「佛是慈悲的,我當然學佛了。」他馬上向我要三千元,我不給他三千塊錢,就說是不慈悲了。請問:像類似的人,能算是各取所需地理解法義嗎?
「眾生隨類各得解」是說高層次的大菩薩們聽到的正是大菩薩法,羅漢們聽到的是羅漢法,天人聽到的是天人法,而人間一般凡夫聽到的就是人間法。因此,佛法分為五乘:人天、聲聞、獨覺、菩薩、佛,從五乘共法、三乘共法、到大乘不共法,每一乘佛法都是導迷歸悟,趣向佛乘。
《維摩經》中的釋迦佛,是在同一個時間對各不同層次的眾生說同樣的法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