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在後來又加上了第一序品及第七、第八的兩品,便是現在的《解深密經》了。
本經是一部論書性質的聖典,它的特色雖有很多,但其主要的,則有如下的三點:
-
阿賴耶識的思想:在龍樹,尚未有第七識的觀念,其後,承認在六識之內部,有如來藏等,把如來藏等改進為構成現實世界之原理,便成立了《解深密經》的阿賴耶識(ālaya-vijñāna藏識)或阿陀那識(ādāna-vijñāna執持識),以此作為第七識而來擔任眾生輪迴生死之中的主體,以後把阿賴耶識名為第八識,阿陀那識名為第七識,但在《解深密經》尚未做此區分。這雖由如來藏或佛性的發達而成立,然其遠因在大眾部的根本識,犢子部的非即非離蘊我,經部的色心互薰、種子說、細意識、一味蘊,化地部的窮生死蘊,已經建立了此第七識的基礎。
至於此第七識的性質如何?本經的解釋是:「阿陀那識甚深細,我於凡愚不開演,一切種子如瀑流,恐彼(凡夫)分別執為我。」(《大正藏》一六‧六九二頁下)又解釋其名稱說:「此識亦名阿陀那識,何以故?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。亦名阿賴耶識,何以故?由此識於身攝受、藏隱、同安危義故。亦名為心,何以故?由此識,色聲香味觸等,積集滋長故。」
-
三相三無性說的生起:這是為了適應阿賴耶識的確立而生起。
三相即是:1.遍計所執相─此即是錯覺或幻覺。2.依他起相─此即是說因緣所生之法,其中含有從常識世界到科學世界的現象,一切均係依他之緣而生起之相狀。3.圓成實相─此即是諸法平等的真如實相。
三無性即是:將以上的三相,歸著於根本,都不離心。1.遍計所執相是心的表象,沒有特別的自性存在,此稱為相無自性。2.依他起相是因緣生法,因緣的總管也是心,故亦沒有特殊的自性,此稱為生無自性。3.圓成實相是清淨心所緣,同樣是離心即無其自性,此稱為勝義無自性。
-
三時了未了說的提出:這是對於思想判釋的方法。本經認為,佛陀始對小乘人說四諦法,是未了義(不究竟)說;次對菩薩說諸法無自性,不生亦不滅,也是未了義說;本經說三相三無性,始為了義之說。本經對三乘佛法以了義未了義來判釋的方法,給予後世教判思想的影響很大。
《入楞伽經》
《入楞伽經》(Lankāvatāra Sūtra),簡稱《楞伽經》,梵文本現今尚存,漢譯有三種:1.劉宋求那跋陀羅譯於西元四四三年的《楞伽阿跋多羅寶經》四卷,2.元魏菩提流支譯於西元五一三年的《入楞伽經》十卷,3.李唐實叉難陀譯於西元七〇〇年的《大乘入楞伽經》七卷。所以本經在研究上有很完整的材料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