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佛教史 267

到了玄奘至印前後,正當戒日王在位,該寺食邑二百餘,日進大米穌乳數百石,九寺一門,周圍四十八里,常住僧徒一萬人,並為印度諸國所仰慕,儼然一所唯一的佛教最高學府。

見於記載的此寺住持之名,先後有德慧、護法、護月、堅慧、光友、勝友、智月、戒賢、智光、月稱,達摩鞠多等諸大論師。玄奘三藏是我國第一人知有此寺,並在此寺大振聲名。其次有義淨、道琳、玄照、道生、安道、智宏、道希、無行,到此求學。來我國弘法的印度僧人之中,例如波羅頗迦羅蜜多羅、地婆訶羅、善無畏、金剛智、般刺若等,也都曾在此寺求學。

從這些名德看來,那爛陀寺先是唯識學派盛行的學府,後來即成為密教大乘的學府。

佛教概況


從《高僧傳》卷三「法顯傳」(《大正藏》五〇‧三三七頁下)所記載當時的印度(法顯於東晉安帝隆安三年出西域,義熙十二年返揚都,即西元三九九~四一六年),大乘小乘均頗盛行:

北印度七個國家,註明為小乘學的兩個,多學小乘的一個,大小乘兼學的一個,綜合起來是小乘教勢盛過大乘。

西印度四個國家,註明為小乘學的一個,大小乘兼學的一個,綜合起來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