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佛教史概說 117

此一中國人出家受戒的道場和他的四分律學,直到後世,均為中國僧尼的受戒規範。道宣寂於唐高宗乾封二年(西元六六七年),世壽七十二歲,但他並不僅對律學有大貢獻,以他高深的學識,也曾列席於玄奘的新譯道場,協助譯業。他整理古來的經錄,著成《大唐內典錄》;又為對抗與唐初以下的王室結合而得勢的道教,以宣揚佛陀的正法,著了《古今佛道論衡》和《廣弘明集》,成了從來護教關係史料的集大成者;又繼梁僧祐及慧皎於佛教史籍,編纂了《釋迦方志》、《釋氏略譜》、《三寶感通錄》、《續高僧傳》等書。他因提供了這些經錄、史傳、資料集等有關佛教史研究的貴重文獻,而被仰為偉大的佛教史家。也因以此,在中國佛教史上,古來的律學諸師,對於僧傳、經錄、資料集等史籍的著作者頗多;即於平素的佛教生活,著重行解一致的精神,因具有強烈的稽古照今的歷史意識。

道宣的門弟子中,人才很多,周秀、大慈、文綱、融濟,以及新羅智仁,出而廣弘南山律宗,對其一派之學,普及於天下。由於文綱門下弘景及道岸的活躍,使中唐以後的南山宗,也繁榮到了江南;接受了弘景之教鑑真(西元六八七~七六三年),更將南山的四分律宗,遠遠地傳到日本,在彼邦建立戒壇,弘佈登壇受戒的律制。

東塔宗的創祖懷素(西元六二四~六九七年),本為相部宗祖法礪的門下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