實行富國強兵政策,察知擁有很多的寺僧,認為對社會有害無益,因此斷然採取了強硬的廢佛政策。那是北周武帝天和二年(西元五六七年),起因於還俗僧衛元嵩上書廢佛以及道士張賓在暗中的活躍。武帝便於天和四年以後,數度召集僧侶、道士及重臣,辯論儒、佛、道三教之優劣,當時在佛教方面,有甄鸞的《笑道論》、北周道安的《二教論》等之上書。結果,武帝於建德三年(西元五七四年)三月,下詔並廢佛道二教。於是,寺院經像,遭受破壞,僧尼全被勒令還俗,編戶於軍民之中;同年五月,武帝設通道觀,招致求道者百二十人,有志的僧侶,多隱向山林,或遷往江南,以逃避此一法難。到了建德六年正月,武帝討滅北齊之時,該地也有寺塔被破壞,僧尼多還俗的現象,可見那並不是由於武帝之詔,而是由於戰亂所造成的。這麼一來,北地的佛教,一時遂瀕於毀滅。然在不久之後,武帝病故,宣帝、靜帝,相繼即位之際,佛教便再度復興。這是由於任道林的上表、淨影寺慧遠的抗告、王明廣的上書等所得的結果,同時也因投合當時正想取得政權的宰相楊堅(隋文帝)的意向而成。